肥沃书院

字:
关灯 护眼
肥沃书院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 第198章 这可是莱特啊!

第198章 这可是莱特啊!


布鲁塞尔的第一利益从来都不是欧洲,而是阿美利肯。

大批傀儡充斥在布鲁塞尔,这导致即便欧洲航天局在巴黎,他们在处理起航天事务时仍然举步维艰。

“我不能理解她的意思,我们和华国的合作是富有成效的,我们将在这次合作后成功拥有一个完整的舱段,就像阿美利肯和大毛那样,我们可以自由使用这个舱段,让宇航员到太空中执行各类任务。

这不仅仅是法兰西在航天事业上的一大进步,更是整个欧洲的一次胜利。

法兰西是欧洲航天事业的最大赞助国,我们在新的空间站项目中仍然会积极为欧洲国家提供服务,也欢迎欧洲国家加入到我们的空间站计划中来。”

如果去看欧洲航天局的预算情况,会发现法兰西排在第一位,他们是欧洲航天事业的最大赞助国。

而过去欧洲唯一重型火箭发射能力正是法兰西的阿丽亚娜5号火箭。

现在阿丽亚娜5号已经退役,要不是有开拓者二号,整个欧洲会失去重型火箭发射能力。

欧盟委员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是想着快速推动阿丽亚娜6号的研发,反而觉得这是好事,正好可以把伽利略的剩余卫星发射项目全部交给SpaceX。

这件事也把法兰西气得够呛,欧盟委员会直接把事情摆在明面上说了出来,属实有点太不给面子。

消息传回华国后,鹏城方面的领导既无奈又愤怒,本来光甲航天已经把研发中心放鹏城了,陈元光也在鹏城的情况下,总部在申海只不过是口头上,实际上的总部就是在鹏城。

结果还是硬生生被整体搬离鹏城回到了申海。

从光甲航天签下的大单能够明显看出商业航天领域的潜力,以及这份潜力正在逐渐兑现,未来围绕商业航天至少也是千亿级的市场,并且是不折不扣的高端制造业。

如果光甲航天还在鹏城,那么他们能够毫无负担地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写上这么一句,要将鹏城打造成航天领域的高地。

现在一切都没了,政绩都跑申海去了。

哪怕只有这一笔50亿美元的订单,都足够申海在年终总结上大书特书上一笔了。

“真是不可思议,欧洲居然要自己建自己的空间站了。”康斯坦丁刷着新闻吐槽道。

国际空间站也是有网络的,延迟有点高,好歹浏览新闻不成问题。

在太空射线干扰不强的时候,图片加载甚至都不用等。

漂浮在他旁边的安德烈说:“不是欧洲,是法兰西。”

康斯坦丁说:“法兰西不就是欧洲?

说不定你未来就是去法兰西的空间站执勤。

真便宜啊,才50亿美元就能买到一整个完整的舱段,我觉得我们国家都不应该再自己搞什么研发,直接从华国人那买。”

安德烈说:“法兰西当然不是欧洲。”

丹麦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而在毛子看来,唯一没有联邦驻军,拿破仑的铁蹄仍然记忆犹新的法兰西,无疑就是欧洲的代表。

“也许吧。”康斯坦丁不置可否。

安德烈说:“华国人的空间站价格,如果是建造、发射和调试整体打包价格才50亿美元,我觉得欧洲航天局都可以直接下订单。

毕竟自己研发,花个五年时间上百亿欧元做出来的东西,还要花20亿欧元找SpaceX帮忙给送上去。”

一般来说像空间站的发射,非常复杂,而且需要多次发射后组装,才能够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舱段。

目前欧洲是没有这种发射能力,而SpaceX的龙飞船可以,价格昂贵到9次发射的总价高达35亿美元。

因此在他们看来,哪怕是50亿美元的价格,都太便宜了。

要是让两位宇航员知道这价格还得打个4折,他们会觉得华国人这是在做慈善。

“我看费加罗报的报道说,应该是包括了发射。

华国人在科技上的进步太大了,大毛不但停滞不前,甚至还在倒退。”康斯坦丁语气中满是无奈。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在竞争,不是吗?”安德烈说。

康斯坦丁对于安德烈的话显然不认同:“不,我们也没有放弃,法兰西看上去也不甘心现在的地位。”

安德烈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结,话锋一转:“你不觉得莱特·陈的号召力有些惊人吗?

莱特·陈没有过空间站的建设经验,但法兰西对于掏50亿美元从他们那买空间站没有产生任何怀疑。

不仅法兰西没有怀疑,世界上绝大部分媒体都没有对莱特·陈是否能完成交付产生过任何质疑。

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报价、影响、阿美利肯的反应上,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哪怕在SpaceX成功前,舆论都是一片质疑。

在我看来空间站的建造难度不会比SpaceX在建的星舰差到哪里去。

然而星舰却有不少人怀疑它是否能成功,莱特的空间站却没有。”

康斯坦丁点头:“你说的没错,这就是莱特的影响力。

在他失败以前,没有人会认为他会失败。

毕竟和莱特相比,马斯克的光环都显得不够用了。

我在推特上刷到过有人质疑莱特是不是能搞出空间站来,下面点赞数最高的评论是,这可是莱特啊!”

对于陈元光来说,光甲航天的发射任务完成后,他们今年的发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在国际空间站的人体冬眠设备使用数据会同步传回给他们,他也可以用这些数据去调整人体冬眠设备。

至于给华国空间站送人体冬眠设备,在光甲航天的计划中是放在明年的一季度。

“我们今年最后的任务就是要完成空间站的前期设计。

这个项目由我来负责吧。

因为它过于复杂,而且我们好像也没有挖到有空间站建造经验的工程师或者研究人员。”陈元光在光甲航天内部的中高层会议上说。

空间站这技术华国都才突破,相关人员都是华国航天的核心骨干,不可替代性太强,压根挖不动。

或者说华国不会给你挖人的机会。

火箭同样重要,但火箭毕竟有这么多年的历史,已经培养出了一个完整的队伍,每个年龄段的人才梯队是非常完整的。

被挖走,也有后来者可以顶上。

空间站截然不同。

在座各个小组的组长们听完后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都没有信心能够独自承担如此庞大的任务。

他们内部给这个项目的预算是100亿的费用,研究到建成一共100亿rmb,需要包括法兰西的舱段。

而建成时间是在2026年,因此压力巨大,大家又没有经验。

如果任务强行摊牌下来,那估计007都无法完成。

而陈元光主动承担起责任,大家内心都有种无条件信任的感觉,自己搞不定,但是陈元光来就一定能搞定。

“之前我们把空间站一些任务拆解都分配下去了。

我也看过大家写的计划书也好,项目管理和项目的一些想法也好。

我应该每一个都看过。

大家对于建造空间站的想法大致和国际空间站类似,我们先发射一个提供电力、存储空间、推进和定位的模块上去。

然后再基于这个模块,慢慢添加其他的模块。

我认为这种想法没问题,因为它已经经过了验证,四十年前国际空间站就是这么做的。

这也有利于我们检验我们在太空中的对接能力。

太空中的对接能力关系到的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精度是否足够高,会有利于我们在未来太空采矿的时候,发射和回收采矿飞船。

我们现在需要思考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国际空间站有非常多的模块,我们对标他们去打造空间站的话,要砍掉哪些模块,然后要增加哪些模块?

我预计这次我们建造的空间站会随着时间推移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甚至类似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城市。

因此我们要给它奠定下足够牢固的地基。

我对它的期望是,未来所有宇宙中的货物中转、采矿中转都会在我们的空间站中进行。

我们现在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要给它加什么,砍掉什么。

大家的想法可以不用只是局限在现在,而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考虑到未来三十年的技术演变,我们可以都考虑进去。”

陈元光说完后,视频会议那头,光甲航天总部的各位研究员们都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大家都是航天从业人士,会选择这条道路自然是抱着对星辰大海的们理想。

现在陈元光告诉大家,我们要建的不仅仅是空间站,在未来它会变成一个城市,会是面向太空采矿的窗口,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

我们都将亲自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怎么能不兴奋。

亲自和陈元光共事过,更加不会怀疑陈元光是否能做到,反而觉得陈元光在很多时候过于谦虚了。

“光神,我觉得我们最需要考虑的是能源和算力。

归根结底,未来的太空采矿,我们肯定需要靠机器人,而不是人工。

目前有太空采矿经验的霓虹,他们采矿的对象是非金属类小行星,哪怕是这类小行星,他们也是用近似于爆炸的手段获得的部分固体。

而我们采矿的目标是金属类小行星,那么短期内只有可能用爆炸的手段完成采矿,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无法用人工的方式,必须要用机器人去进行作业。

这就涉及到,需要在小行星上有足够的算力,去就近指挥机器人。

要有足够的能源来给机器人提供能源。

我们是不可能依赖地球上的算力,远程提供给太空,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空间站上部署算力。

因此我们需要加的模块是算力模块,以及更多更大的太阳能矩阵来获取能源。”

光甲航天内部大家叫陈元光,有各种叫法,光神、Boss、老板、陈总等等。员工大多喜欢叫光神,而中层很少这样叫的。

“对于李组长的观点,我部分赞同,部分不赞同。

我不认为未来太空中仍然要大量依赖太阳能提供能源,随着小型核裂变的成熟,我们完全可以送小型核裂变能源上去。

由核裂变来提供能源。

太阳能矩阵只是补充。

能源模块应该由核裂变能源组成。”

李组长马上说:“我不认同,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NASA内部就有一个叫SNAP的项目,他们希望研制用于太空的核裂变反应器。”

前段时间这个项目NASA内部自己解谜了,他们用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自然衰变产生热量。

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数十个航天器提供了动力,阿美利肯的好奇号火星车用的就是核动力。

按照现在的进展来看,我们要做的是太空采矿,不是太空旅游。

核裂变属于听上去牛逼,实际上提供的能源压根无法和太阳能相比。

更别提在太空中,太阳能更加稳定和高效果。”

“刚刚陈总提到的是未来,我们不能只考虑现在的技术现状。

小型核裂变技术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快,我们的空间站是一个持续很多年的过程。

它会一直在建设中,我认为核裂变才是解,光伏只是临时的一种选择。”

大家就能源问题吵的不可开交。

这些探讨倒是给了陈元光很多灵感,他意识到他们可以着手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了。

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形采矿机器人。

会后,他找到林甲:“你可以看看,市面上有没有什么先进的机器人公司,我觉得我们应该收购一家前沿的机器人公司。

类似波士顿动力那种。

太空采矿三五年内有点遥远,但不妨碍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我们做机器人相关研究,短期内可能去不了小行星上采矿,但它可以先在地球上完成采矿任务。”

林甲听完后,“这倒没问题。

只是我今天听完之后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我们的空间站未来会是太空采矿的中转站。

它会发展成城市一样的规模。

按照我的理解,它会太空航海时代的港口,那区区20亿就把这个港口里一半的土地卖给法兰西,是不是有点太便宜他们了?”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